初一要求作文多少字

初一要求作文多少字?别只盯着数字看,听听过来人怎么说

哎呀,初一要求作文多少字?这问题一出来,脑子里噼里啪啦响起的不是具体的数字,而是一股掺杂着汗味儿、笔墨味儿和少年愁绪的复杂气息。那会儿,刚从小学蹦跶到初中,感觉世界瞬间变了个样儿。作业多了,规矩严了,最让人头疼的,就是作文后面那个冷冰冰的要求——“不少于XXX字”。

具体多少?网上搜搜都有数,不同学校、不同老师可能要求不一样,大体上,四五百字是个常见起点,有些可能奔着六七百去了。但说实话,当年坐在教室里,窗外是梧桐树叶子在晃悠,手里的英雄笔尖老是分叉,看着作文本上老师用红笔圈出来的要求——多少多少字,心里就咯噔一下,跟被人施了紧箍咒似的。那个数字,简直就是作文路上的第一道坎,横在那里,巨大无比,压得人喘不过气。

那时候写作文,哪儿懂什么结构啊、立意啊、文采啊?脑子里一团浆糊,就盯着那个数字。四百字?妈呀,怎么凑啊!写了半页,抬头一看,才一百多字,瞬间绝望。然后就开始绞尽脑汁,怎么把一句简单的话拉长。比如本来想写“今天天气很好”,得变成“今天的天气真是格外的好啊,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,让人感觉心旷神怡”。你看,字数是上去了,可味儿呢?全跑偏了,一股子假大空的味道。

印象最深的一次,老师让写篇关于“我的周末”的作文。我周末干啥了?早上睡到自然醒,然后跟院里的小伙伴出去疯跑,中午回家吃饭,下午写会儿作业,晚上看看电视,就这么点事。写出来,顶多两三百字,干巴巴的。怎么办?硬着头皮“注水”。比如写吃午饭,本来一两句带过,我就开始详细描述:妈妈做了红烧肉,色泽金黄油亮,闻起来香气扑鼻,我夹起一块放进嘴里,肥而不腻,入口即化……生生能把午饭写个一百多字。写疯跑,就得渲染得惊心动魄,追逐打闹,摔跤了又爬起来,少年壮志不言愁什么的。写写作业,就写得仿佛挑灯夜战,与难题搏斗,体会到知识海洋的浩瀚。写看电视,就写得多么聚精会神,从电视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……最后总算凑够了要求的字数,交上去的时候,心里不是写完的轻松,而是偷偷松了口气,庆幸没被发现都是胡编乱造、生拉硬拽的。

这种经历,我相信不是我一个人有。班里那些熬红了眼的哥们姐们,谁不是一边写一边数数?手指头点着方格,或者用笔尖虚划,嘴里念念有词。为了凑字,重复的话说两遍,无关紧要的细节放大一百倍,甚至把前几天写日记里的句子搬过来改头换面塞进去。作文,成了一种痛苦的“凑数字”游戏,而不是表达自己的途径。

但是,现在回过头来看,站在一个中年老父亲的角度,看着自己家那小子也开始为作文愁眉苦脸,我突然觉得,当年老师设定那个字数要求,或许,或许啊,它背后也不是完全没道理。只是我们那时候太小,理解不了,或者说,执行跑偏了。

你想想,为什么要有最低字数要求?它其实是想让你学会一件事:把一个想法、一个观察、一个感受,能相对完整、有条理地讲清楚。如果只要求写一百字,你可能刚起个头就结束了。要求四五百字,它逼着你停下来,多想想,多观察,多写写细节,多展开一点思路。就像盖房子,先得搭个架子,哪怕开始架子是空的,但至少有那个形状、那个体积在那儿了。字数要求,就是那个最初的架子。

当然,这个架子搭得好不好,里面有没有“血肉”,有没有自己的“灵魂”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我们当年很多人,只学会了搭架子,甚至搭的是个空架子。填充进去的,是泡沫,是无关紧要的冗余信息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那个过程,起码逼着你去“写”,去“组织”,去“思考”(哪怕是为了凑字数的伪思考)。写得多了,总会有一点点感觉,一点点进步。

我常常跟我们家那小子说,别怕那个字数。你心里想说啥,先老老实实地写出来。别想着凑,也别想着一步到位就写成名家。你就把你看到的、听到的、想到的、感觉到的,用你的话说出来。写完了,再看看离字数还差多少。如果差很多,想想是不是哪个地方没写细?是不是某个感受没表达清楚?是不是某个场景还可以多描述几句?比如写你的同学,你是不是只写了他叫啥?他是不是还有别的特点?他的小动作?他说话的腔调?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?往深了挖一点,往宽了延展一点。不是去编造,而是去捕捉那些被你忽略的真实细节。

其实说到底,初一作文的字数要求,就像是学游泳刚开始用的浮板。它是个辅助工具,帮你能在水里浮起来,不至于一开始就沉下去。你得借助它来感受水性,学习划水。但你不能永远抱着浮板不放。写着写着,等你心里真正有话想说,有东西非写不可的时候,那个字数,它就不再是个束缚了。它会变成一个自然的流淌,甚至你会发现,呀,不知不觉已经超字数了!那才是写作真正开始有趣的时候。

所以,对于正在初一,或者家有初一娃的,真不用太焦虑那个字数。把它看作一个基本功练习吧。练习的是把自己的思绪拉长,把观察变细致,把表达变清晰。刚开始练,肯定磕磕绊绊,会有凑字的痕迹,这太正常了,谁不是这么过来的?别和字数较劲,和自己的想法较劲。多想一点,多看一眼,多体会一下,笔下的内容自然就丰满了。等哪天,你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去写,而是心里痒痒,不写不快的时候,恭喜你,你可能已经找到一点点写作的乐趣了。那时候,初一那点儿字数,也就成了回忆里一个有点傻气、有点可爱的起点了。别慌,慢慢来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