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啥非要转大写?钱啊!对,就是跟钱打交道那会儿,为了防伪、防篡改,得用那种特别拗口的中文大写。你想啊,改个“一”比改个“壹”容易多了。所以,金额转换成中文大写,那是硬性规定。我们这些写代码的,就得想办法用JavaScript把这事儿办了。
这事儿,看起来简单,不就是个函数吗?输进去个数字,吐出来一串中文大写汉字。但它复杂在哪儿?复杂在那些鬼规则!
首先,你要有那套对照表。0对应零,1对应壹… 到9,然后呢?单位!拾、佰、仟。再往上?万、亿。这才哪儿到哪儿啊!还有角、分、圆(或者元),最后还得来个整或者正字收尾,如果没小数的话。
光有字不行,得有算法。一个数,比如12345.67。你得先把它拆开:12345是整数部分,67是小数部分。
整数部分是重灾区!得从右往左或者从左往右处理,看你在哪个位上。个位是基本数字,十位得带个拾,百位带个佰,千位带个仟。到了万位,是新的周期开始,得带个万字。一万两千三百四十五,对应的是壹万贰仟叁佰肆拾伍。这还算好的。
最头疼的是零的处理!这玩意儿是魔鬼。
* 数字中间连着零,比如1001。读作“一千零一”,大写是壹仟零壹。只说一个零。
* 数字末尾是零,比如1200。读作“一千二百”,大写是壹仟贰佰圆整。末尾的零直接忽略,不读不写。
* 一个位段(就是以万或亿为周期的那一部分)里全是零,比如1000万。读作“一千万”,大写壹仟万。万后面的零全忽略。
* 但如果中间隔着单位,比如1000万零10块钱。读作“一千万零一拾元”,大写壹仟万零壹拾圆整。万和个位之间的零跨越了位段边界(万),所以需要在万后面加个零字。
* 还有那种跨好几个零的,比如1000001。读作“一百万零一”,大写壹佰万零壹。这中间一堆零,只读一个零。
* 更恶心的是,如果万/亿前面那段有零,比如20000000010。这是两百亿零拾元。贰佰亿零壹拾圆整。亿后面直接跟着万段,万段全是零,所以亿后面得有个零。
我的天,光理清这零的逻辑,当时感觉头发都快掉光了。你写代码时,得判断当前位是不是零,下一位是不是零,是不是位段的末尾,是不是跨越了万或亿… 一堆if-else
,看得人眼花。
别忘了单位的特殊性。比如10,读作“十”,大写是拾,不是“壹拾”。这个“壹”在十到十九之间是省略的(除非是金额,为了规范会写壹拾,但有时口语或非正式场合省略。在金额转换这块,通常为了严谨,10-19会写壹拾X)。但20、30就得是贰拾、叁拾了。还有像110,读作“一百一十”,大写是壹佰壹拾。那个十位的拾字不能丢。但101,读作“一百零一”,大写壹佰零壹,十位的零要读,拾字肯定就没了。
处理完整数,还有小数。小数部分相对友好点儿,就角和分。0.67就是陆角柒分。如果没有角或分,就得补圆整。123.00就是壹佰贰拾叁圆整。123.40就是壹佰贰拾叁圆肆角整(分是零,不读不写,加个整)。123.04就是壹佰贰拾叁圆零肆分(角是零,要读个零)。如果干脆是0.001,这种分以下(厘、毫)在金融大写里通常就忽略不计了。但具体需求得看甲方爸爸怎么说。
负数呢?前面加个负字。-123.45就是负壹佰贰拾叁圆肆角伍分。
你看,这么点儿事儿,牵扯出多少细节?多少状态判断?所以,写一个鲁棒性好、能处理各种边界情况(比如0、只有小数、很大的数、负数)的数字转大写函数,真不是随手拈来的。
一般我们怎么写这算法?
1. 准备好数字到大写的映射数组:['零', '壹', '贰', '叁', '肆', '伍', '陆', '柒', '捌', '玖']
。
2. 准备好整数部分的单位数组:['', '拾', '佰', '仟']
对应个、十、百、千;再来个大的单位数组:['', '万', '亿']
。
3. 准备好小数部分的单位数组:['角', '分']
。
4. 把数字字符串化,然后以小数点.劈开,得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字符串。
5. 处理整数部分:这是核心和难点。通常是从右往左(个位方向)或者把字符串反转一下处理比较顺。得循环处理每一位数字,根据它在当前“段”(千、万、亿)里的位置(个十百千)和它所在的“段”(万段、亿段)来决定用什么单位。还得时刻盯着前一位、前几位是不是零,决定当前位的零该不该读,该读几个。这块逻辑非常绕,涉及“段”内零和跨“段”零的判断。比如1000001,处理到百万位1,带上佰万;然后是连续三个零,跨越了万位边界,所以需要一个零;最后是1,带上壹。
6. 处理小数部分:从左往右(小数点后第一位)处理,根据位置带上角或分。注意如果对应的数字是0,大写字是零,但单位(角/分)不出现。如果小数部分全零,最后要加圆整。
7. 组合:把整数部分转换的结果,加上圆,再拼上小数部分的转换结果。最后根据情况决定加不加整/正字。
8. 特殊值处理:比如输入就是0,直接输出零圆整。负数要加负。
自己手写一遍,就像是给大脑做体操,能让你对字符串处理、数组、循环、条件判断的结合运用能力蹭蹭往上涨。你会遇到各种神奇的bug,比如“一千零百二”,或者“一万零零”,或者“伍拾圆整”变成了“零伍拾圆整”… 每一个bug都是一个血泪史,但改完你就真懂了。
当然啦,实际项目里,特别是赶工的时候,谁没事儿老从头造这轮子啊?网上成熟的库一抓一大把。npm搜搜number-to-chinese
或者类似的关键词,能出来一大堆。chinese-numbers
、to-capital-number
等等,功能都挺全的,能处理各种情况,包括负数、小数、零的复杂规则。用库方便,省事儿,人家都帮你把那些边边角角、奇葩规则处理好了,经过了测试,稳定性高。引入一个,调用一个函数,toChineseCapital(12345.67)
,啪,壹万贰仟叁佰肆拾伍圆陆角柒分,齐活。
可话说回来,自己写一遍(或者至少去看懂别人怎么写的,比如翻翻那些热门库的源码),收获特别大。那些零的逻辑、进位的逻辑,真能让你对数字的处理、对算法的设计、对边界条件的思考更敏感。而且有时候,通用库可能不完全符合你的定制化需求,比如某个特定行业对零的处理或者单位有微小差别,这时候,如果你理解了底层逻辑,改起来就容易多了,不至于被库的黑盒卡住。
总的来说,js小写数字转大写,这算法是个经典题。它不仅仅是查表替换,更是对数字结构、位值概念、以及复杂规则建模能力的考验。选择自己写还是用库,取决于项目需求、时间预算和学习意愿。但无论哪种方式,理解它背后的逻辑,绝对值!那些年跟零的处理搏斗的日日夜夜,虽然痛苦,但也挺难忘的,哈哈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