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几个字,脑子里嗡的一声。多规矩、多正式、多带着点不容置疑的意味啊。不是大街上随手涂鸦的,也不是手机里跳出来的轻飘飘的数字。这些字,有分量。
第一个,壹。
多规矩一个字啊!横平竖直,端端正正。像个顶天立地的汉子,杵在那儿,不容置疑。你瞅瞅银行的账本上,借方贷方,那可都是它的地盘儿!合同里,发票上,金额最前头那个,十有八九是它——壹佰元整。它不光是数字,它还是信任的基础,是防线的第一道关。写它的时候,手得稳,心不能飘。一笔一画,都得带着股子认真劲儿。
到了贰,笔画儿就多了起来。
不像壹那么孤傲,它总得有点伴儿。两笔,相依相靠又各成一体。签支票的时候,得写贰佰,贰仟,贰万…… 你说这字多有意思,弯弯绕绕的,比简单的一二三复杂不少。可就是这点复杂,才让人觉得踏实,觉得这钱没那么容易被人改动。小时候练字,贰字总觉得不好写,那个「戈」字头,得使点巧劲儿,不然就写得歪歪扭扭的。现在写贰,倒是顺手了,可那份小心翼翼还在,生怕哪一笔不到位,就错了。
叁。
嘿,这字写起来,有点像三足鼎立的意思?稳当。叁万陆仟捌佰拾元整——瞧,连着来的时候,它们才真显出那股子劲儿,像一群穿着铠甲的士兵,整齐划一,守着那一笔笔钱财。写叁的时候,感觉笔下的力量要均匀,不能重一头轻一头。它是多的一部分,但依然是个整体。
肆。
我小时候总觉得肆字特别难写,那个「戈」字头,总把握不好角度。现在嘛,写得多了,也就习惯了。可心里总觉得,肆这个数字,总感觉有点… 方方正正的,没啥花哨。它就是它,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,代表着四这个数量,不多不少。在那些需要极度准确的文件里,肆的出现,就是一种保证。写它,就像盖个章,表明「就是这个数,没跑儿」。
伍。
伍。五个口,下面一个十字尾巴?不对不对,是右边一个「吾」字。哎呀,你看,有时候写多了,字形反而会在脑子里打架。但写出来的伍,那感觉是错不了的。听着伍,脑子里会蹦出「队伍」两个字,整齐划一。结账的时候,听到「伍拾元」,「伍百元」,「伍仟元」,听着就挺痛快,钱数上来了。伍,这个字,有种扎实的群体感。
陆。
陆。这个字,写起来顺溜,草字头,一个「陆」字,多好看!不像某些字那么棱角分明,陆显得圆润一些,但又不失力量。好像大地,广阔,承载一切。写陆的时候,笔锋可以稍稍带点行书的意味,它允许一点点流动感,但不可以懈怠。账单上的陆万圆整,那可是一大笔钱,写得时候手心都会微微出汗。
柒。
柒。感觉最轻盈的,是不是柒?那个竖弯钩,提起来,像要飞。可它也得规规矩矩地用。柒千,柒百…… 一点儿不能马虎。轻盈的字形,却代表着同样沉甸甸的责任。写柒,得注意笔画的连贯,特别是最后那一钩,得有力地挑起来,像给整笔数字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。它在账目里,可不是随便一笔,是确凿的柒。
捌。
捌。左右对称,像个门?又像个葫芦?哈哈,瞎想的。这个字,写起来特别敦实。两个「八」字形的东西撑着,底下还有个「刀」字底(虽然不是刀,是捺变过来的),稳稳当当的。算账的时候,看到捌,总觉得这笔钱挺实打实的,不是虚头巴脑的。写捌,笔画要饱满,特别是上面的撇和捺,要舒展开,让它看起来有力量感。
玖。
玖。这个字,「丿」那一笔,得有力道,像一把刀劈下去,又像一根柱子斜着撑住。九这个数字,在中国文化里,有点特别的意思,至高无上?大写玖,就更显得郑重其事了。比如「玖拾玖万玖仟玖佰玖拾玖元」,写到这份上,笔下的郑重感都要溢出来了。它是最高的个位数,写它的时候,总觉得带着点敬畏。
拾。
拾。最后这个,多简单,一个草字头,一个合字底。可它代表的是圆满,是进位。拾元,拾圆整。一整把钱的感觉,或者一个完整的单位。写拾,虽然笔画不多,但依然要写得有力,那个「合」字底要扎实,上面的草字头要舒展。它不光是数字十,它是「整」的意思,是完成了,是归零再开始。
这些大写数字,壹到拾。说到底,是为了防小人。是为了让数字变得复杂,变得难以涂改,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无从下手。每一个弯,每一道钩,都是一道防线。想想那些古老的账本,泛黄的纸张上,用毛笔写下的这些端庄的大字,那里面不仅是数字,是信任,是契约,也是提防。
握着笔,在纸上写下这些字的时候,感觉不是在写字,像是在建造什么东西。那些油墨的香味儿,混合着纸张的轻微摩擦声,这些声音和气味,都带着一种老派的、稳重的感觉。它们不像电子屏幕上的数字那样冰冷、一闪而过。它们是实实在在的,是有触感的。
现在电子支付普及了,亲手写这些大写数字的机会越来越少。但每当我看到它们,或者偶尔需要写一次,那种久违的仪式感就会涌上来。每一个字背后,都是一笔账,一份契约,一份承诺,甚至……一点点戒心。
喏,你看,就这么普普通通的壹到拾,写出来,分量就不一样了。
是啊,分量不一样了。